最近,有網友驚呼:宇宙的盡頭真的是“編制”,名校留學生也開始“卷”考公了!
5月至6月,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先后公示了一批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擬錄用名單,留學規劃院查看名單后發現確實出現了不少海外、境外院校畢業生。
比如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先后公布了三批2023年度擬錄用公務員名單,其中,第一批公示的494人中,有24人的畢業院校顯示為國外院校,還有8位畢業院校位于香港或澳門;第二批公示的55人中,又有5人畢業于國外院校,1人畢業于香港城市大學,而且,36人為研究生(碩士)學歷,僅2人是本科學歷。具體名單如圖——
從公示的名單可以看到,即將成功上岸的這批考公留學生,畢業的院校分布非常廣,有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意大利、白俄羅斯、馬來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
這其中,超過一半的畢業院校來自英國,更有5人畢業于同一所位于英國沃里克郡和考文垂市交界處的公立研究型大學華威大學。根據網上發布的2023 QS 世界大學排名,華威大學位于第64名。
前不久剛剛發布的《2023年公務員招錄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擬錄用人員公示》,總共兩名擬錄取人員,其中1人的畢業院校格拉斯哥大學,也是英國的大學。
可見,考公確實成為了留學生的就業方向之一,而且公務員并沒有將留學生排除在外。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報考指南》中明確了留學回國人員可以報考哪些職位——
留學回國人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報考符合條件的職位。其中,2021年1月1日至面試前取得國(境)外學位并完成教育部門學歷認證的留學回國人員,未落實工作單位的,可以報考僅允許應屆高校畢業生報考的職位。
留學回國人員報考的,除需提供《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和《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招考簡章》(以下簡稱《招考簡章》)中規定的材料外,還應當于面試前向招錄機關提供學位和教育部門學歷認證材料。
根據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下簡稱“留服中心”)今年1月發布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辦法》(下簡稱“認證辦法”),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是指留服中心根據申請人的自主申請,依據本辦法與服務協議,對國(境)外高等教育學歷學位證書的合法性、真實性以及與我國相應學歷學位的對應關系等作出專業性、技術性認定和說明的活動。
國(境)外學歷學位證書是指根據我國法律法規規章、有關規定,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公約、協定以及證書所屬國(地)有關法律法規等所定義的高等教育學位證書、學歷證書或者具有學位效用的其他學業證書。
認證辦法中還明確了這樣的內容:留服中心建設并維護國(境)外高等教育機構中外文名稱及學歷學位名稱數據庫,并依據準確性與一致性原則在認證書中使用。
有過來人表示,這個信息非常重要,因為留學生考公,最大的障礙不是院校排名,而是專業名稱是否和國內專業吻合。
業內人士說,當遇到專業名稱的翻譯,找不到國內對應的專業時,一定要與留學認證中心取得聯系,進行積極協商解決。
因為留服中心可以依據申請人提供的材料(信息)在認證書中對申請人留學期間的專業領域作出符合所屬(在)國(地區)高等教育學科分類的寫實性描述。
不過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如果未來打算考公的孩子,最好在申請留學時,就提前做好專業規劃。
一位資深留學顧問告訴留學規劃院,申請留學時要“以終為始”,即根據自己今后的就業規劃來申請學校和專業。
她說,對于一些想要回國定居上海的學生來說,申請學校的世界排名很重要,但對于目標考公上岸的學生來說,學校的排名目前看來并不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選擇對口專業更重要,一定要提前對照公務員招考崗位的專業要求選擇海外專業。這樣可以讓自己在未來的就業,尤其是考公時更有主動權。
“之前有在國外讀完本科回國后發現專業不對口,很難考公后,再重新選擇合適專業讀研的留學生?!彼f,本科留學生還有這樣的“補救”機會,但如果是碩士研究生的留學生,千萬要在申請學校和專業前,考慮清楚自己的職業規劃。新利體育官方網站